代表委员痛斥医药“五宗罪”(图)_果汁果肉灌装机械_华体会app赞助ac米兰0_华体会体育手机版
欢迎来张家港市华体会app赞助ac米兰0_华体会体育手机版-优质的饮料机械制造商!精于饮料机械,装箱机,码垛机的研发制造及饮料生产线整合服务的优质厂家。 扫一扫,内容更精彩
果汁果肉灌装机械

代表委员痛斥医药“五宗罪”(图)

时间: 2024-04-26 23:11:34 |   作者: 华体会体育手机版

  “救命药”为何变成“致命药” 一年不良反应竟达30多万份医保卡不应是“地方粮票” 以药养医成坚硬利益链条廉价药为何难觅踪影

  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专电(记者朱薇)刚出生的婴儿就产生普遍耐药性,一生病就输液、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人……出席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对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状表示担忧,建议百姓和医生应尽快走出抗生素滥用误区,国家也应立法严控规范抗生素使用。

  重庆大坪医院新生儿科近年来经常接生到超级“耐药宝宝”,这些婴儿一出生除对极少数抗生素敏感外,一般药物根本派不上用场。“主要都是由于孩子的母亲妊娠期间得过重感冒,服用了大量的青霉素等抗生素药品,直接造成婴儿产生普遍耐药性。”该科主任史源教授说。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陈万志委员表示,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抗生素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管理,在美国买一支枪容易,买一瓶抗生素却很难。

  在今年的两会上,我国滥用抗生素药物的问题引起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纷纷痛斥我国滥用抗生素不仅使“救命药”变成了“致命药”,也造成百姓“看病贵”,更使国人可能集体成为“耐药一族”。

  “像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以及人们熟悉的头孢类药物,都是抗生素,它为人的寿命延长至少贡献了10岁,是人类健康的功臣。然而由于部分医院对抗生素的滥用,人们对抗生素缺乏基本的使用知识,这一‘功臣正在转变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

  部分代表委员认为,我国一定要尽快整治抗生素的泛滥使用,引导群众走出抗生素滥用误区,除了改革现有的医疗体制外,国家应出台相应抗生素使用法规,严控抗生素生产和使用量。

  金报讯(特派记者岳德亮)药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去年,从“齐二药”假药事件到“石四药”药品异常反应事件;从“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到“欣弗”事件……一个个事件波及全国,一支小小注射剂引起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奉化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建议,加强药品监管,实现省、市(县)级药品准入制。

  傅企平介绍说,我国每年有大量的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因药致亡、因药致残现象时有发生。200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369392份。其中,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26294份,占7.1%。

  傅企平表示,我们国家医药生产企业比较分散,监管难度很大。构建健康的药品环境,打造一个令人放心的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环境,需要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和药品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将不良及有害的苗头堵截在萌芽阶段。

  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李柯勇)不少老人本来享受医疗保险,一旦退休,去外地投奔子女,看病吃药就都不能报销了;一些出差的人,在外地生了病,医药费就都得自己掏———全国政协委员解生瑞对这样的情况提出质疑:医保是国家规定的一项保障措施,为什么不能像银行卡那样可以在全国通存通兑?难道医保只能充当“本地粮票”?

  解生瑞委员说,看病费用高,退休职工看病本来就够难的,而医保卡又不能异地使用,更加重了他们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他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变换工作地点很平常,而目前地域分割的医保制度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很多工作流动性大的人不愿意参加医保,因为在甲地参加,到乙地就不能用了。

  “现在医保卡的使用限制条件很多,要想到非指定医院看病,要本人申请、单位盖章、主治医师签字、本地医疗保险管理处批准……手续之繁琐令人头痛。”解生瑞委员说,“别说有病,就是没病也要把人活活累出病的。要去异地看病,特别是长期在异地看病吃药,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岳德亮裘立华)全国人大代表沈爱琴、许爱娥建议,尽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出台廉价经典药品目录并保证供应,保障普通老百姓能放心看病。

  药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何在?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沈爱琴给记者分析说,从1996年至今,国家有关部门已对药品进行了约20次不同方位、不同品种、不同形式的降价再降价,但“看病贵”、“药价高”,依然是百姓的中心话题之一。沈爱琴认为,如果“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体制没改变,药价是无法真实降下来的。“事实上,这是一个坚硬的利益链条。”

  “医院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卖药利润来维持运转的。”依照国家规定,医院在购进药价上加价15%卖给患者。这只是所谓的“明扣”。实际上,私下里药厂还要给医院至少三成以上的“暗扣”。沈爱琴举例说,根据她的调查,目前市场上鱼肝油酸钠的价格是6元/支,其替代进口药物的价格超过560元/支。“医院卖一支鱼肝油酸钠只能赚0.9元,而卖进口药一支能赚84元钱。所以,有的医院为利益会不进廉价药品,甚至进了也不用。这就造成了廉价老药产出后没有市场。”

  沈爱琴建议,为解决好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尽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列入目录的药品实行政府组织的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我国若能够确定300到400种基本药物,就能够很好的满足临床上将近80%的使用。”

  金报讯据新华社记者报道,今年以来,杭州等地的老百姓大药房、天天好大药房打出了“让经典老药回家”的旗号,在药品卖场设立“廉价经典老药专区”,计划以低廉的价格出售300-500种疗效不错的低价老药,某些药品零售价甚至不足1元。

  可是不久之后,因为采购不到足够的货源,两大药房的专柜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

  “廉价药为何难觅踪迹?”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这一个话题引起了与会人大代表的热烈讨论。

  “药店采购不到廉价老药,奥秘就在‘廉价’二字上面。”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说,因为利润低,药厂不愿生产,药品销售企业也大多不愿引进。“那些老药,连业务员、营业员都懒得推荐。‘利润’二字会逼着它们一个个退出市场。”

  分析原因,在浙江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的人大代表李邦良认为:“一是廉价药没钱挣。药品原料成本一直上升,但国家一次次降价,已然浮现了成本价与国家限制的最高零售价持平的局面,有些甚至出现了‘负毛利’。二是廉价老药卖不出去,药一旦便宜了,利润空间就小了,医药公司和医院推广起来也没有积极性,用量明显减少。”

  一位从事了30多年医疗工作的医院院长告诉新华社记者,一种核心成分为青霉素的感冒药针剂,成本仅6角钱,加入一点其他药品成份后,价格狂升到150元到600元一支;几元钱的氟哌酸成分不变,换个包装就变成了100多元一盒的新药。药厂和药商将一些廉价而疗效好的药品改头换面,按“新药”重新定价,在医药界慢慢的变成了“公开的秘密”。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长高强曾对中国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的局面深恶痛绝。他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说,全国有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8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还有12万家药品零售企业。这一些企业的成本都需要通过“经营、收费、加价”来维持,所以药品价格不可能不节节攀高。

  虽然迄今为止,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布了22次药品降价令,所涉品种多达万余,但是老百姓却没有感受到实际的效果。“国家降这个药品的价格,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就马上停产这种药,再生产新药,结果还是高价药。”高强一句话,点破了药品“降价死”的真正奥秘。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
本站关键词:华体会app华体会app赞助ac米兰0华体会体育手机版、果汁饮料包装机械
扫描关注更多